原標題:遠離退市高危股 莫做股市「賭徒」
股市建言
隨著新股大量發行,甚至是引入註冊制發行,上市公司數量大幅增加,「恢復上市漲很多倍」的說法已經過時,投資者應遠離退市高危股。
剛剛過去的一周里,兩家公司陷進了退市的泥潭。12月2日晚,千山藥機發佈公告,公司或被實施重大違法強制退市;12月4日,上交所對*ST華業作出了終止上市的處理決定,*ST華業正式成為面值退市第7股。鬥地主而不久后的12月12日,「滬市面值退市第一股」退市大控將摘牌。據初步統計,今年已被強制退市或公告將被強制退市的A股公司已有12家。其中,重大違法3家,面值退市6家,財務問題3家。此外,還有9家公司被暫停上市。
上市公司接連退市,這對於股市的健康發展來說,是有積極意義的,這也是股市優勝劣汰功能的一種體現。不過從陷入退市股泥潭的投資者的角度來說,退市則意味著投資損失的增加。這個投資損失有多大?當然會因人而異。而據本人朋友圈一位朋友的反映,因為*ST烯碳的退市,她賠進去了150萬元。對於普通的工薪家庭來說,這就不只是切膚之痛了。
但遺憾的是,在A股市場上,總有投資者盲目投資,屬於睜眼瞎,看不到退市股的這種投資風險,他們總是樂此不疲地在各種ST股、垃圾股、問題股上投機炒作。比如近期儘管有兩家公司陷進了退市的泥潭裡,但卻有不少的ST股出現了漲停或連續上升的走勢,而究其原因,則在於這些公司的花式保殼,比如賣子公司的賣子公司,賣股權的賣股權,有的還拿到了各種各樣的補貼。
但這些花式保殼公司能否從退市的困境中擺脫出來,仍然是一個很大的未知數。實際上對於那些砸鍋賣鐵來保殼的公司來說,將公司值錢的資產賣掉之後,公司的基本面可能進一步惡化。同樣會面臨「負資產退市」、「面值退市」的危機。因此,這樣的公司其實並不值得理性的投資者參與。據有關媒體報導,目前市場上的高危退市股票超過70餘家,其中50餘只個股面臨退市風險,其情形表現為業績兩年虧損且有可能繼續虧損,或凈資產為負。另外有21隻個股股價逼近1元面值,或引發麵值退市的風險。
有道是「君子不立危牆之下」,對於這種高危退市股,投資者理應遠離,而不是將自己置於危險之中。畢竟目前的退市制度,對於投資者保護還是缺少有力措施的,尤其是上市公司退市,退市風險基本上都是由投資者來承擔。鬥地主雖然這樣的制度有待進一步完善,但在相關制度沒有完善之前,投資者更要率先學會自我保護,遠離大概率會發生的投資風險,而不是迎著風險去戰鬥。更何況在投資者明知上市公司存在問題,或者上市公司問題已經暴露的情況下,仍買進問題公司股票,從法律的角度是得不到賠償的。所以,投資者沒有必要拿著自己的本金去冒險。
不僅如此,投資者買進這種高危退市股票是把自己與「賭徒」畫上了等號。在今年5月17日召開的千山藥機年度股東大會上,有投資者向董事長劉祥華提問,「你就告訴我如果退市了,我還能拿回來多少,給我一個心理準備。」劉祥華給出的回答是:「現在你不需要知道,也沒有意義,我們今年一直在發暫停上市的風險提示,本來你買的心態就是賭博,我們這個股票的狀況也適合你買股票的心態。退市的話就沒了,恢復上市肯定漲很多倍。」劉祥華這話說的有點直白,但在很多上市公司的眼中,甚至在一些理性投資者的眼中,買進這種高危股票的投資者本身就是賭博行為,稱為「賭徒」並不為過。因此,賭虧了也是活該的,並不值得同情。
對於投資者來說,劉祥華所說的「恢復上市肯定漲很多倍」那只是一個畫餅而已,絕大多數的高危退市股一旦暫停上市很難等來「恢復上市」。退一步說,即便有少數公司等來了「恢復上市」的時候,但如果公司的基本面沒有很大的改變,這些公司仍然難逃邊緣化的困境。隨著新股大量發行,甚至是引入註冊制發行,上市公司數量大幅增加,殼資源不再值錢,一些業績平庸的公司及各種垃圾公司被邊緣化將是不可避免的,「恢復上市漲很多倍」的說法已經過時。
□皮海洲
留言列表